让网友们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中国传媒

页面二维码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页面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

揭开浮烟山的神秘面纱 ——探索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

2021-05-11 10:18:49 来源:中国传媒

导读:胡一平 有这样两句话,可以浓缩、展示潍坊城区的自然风光:首阳浮烟,东临沃土,云霭霭连泰沂山脉;襟怀白浪,三转九弯,水泱泱通渤海之渊。 这里说的首阳浮烟,是指潍城东南处的浮烟山。

 胡一平

src=http___gss0.baidu.com_-P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_zhidao_pic_item_14ce36d3d539b600d9684b7fee50352ac75cb750.jpg&refer=http___gss0.baidu.jpg

有这样两句话,可以浓缩、展示潍坊城区的自然风光:首阳浮烟,东临沃土,云霭霭连泰沂山脉;襟怀白浪,三转九弯,水泱泱通渤海之渊。

这里说的首阳浮烟,是指潍城东南处的浮烟山。其实,浮烟山的海拔高度只有150余米,与那些大山高峰相比,简直小得没有名气,但它却相对俊秀。更由于矗立在距海岸线只有几十公里的平原地带,这才显得突兀高耸。

自古以来,浮烟山上景色绮丽优美,气象风光万千,茂林修竹掩映,古刹宝塔相连,不但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古语,而且还有久远的历史传承,丰厚的文化积淀。就连“程符”、“浮烟”山名之由来,都有神奇的故事和动人的传说。

因此,优美的风光,变幻的气象,文化的传承,历史的云烟,融会、交织、盘缠在了一起,似乎为浮烟山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需要抽象的理顺,写意的剥离,有顺序的一层层展现出来。

 

紫气东来首阳地    泰沂山脉第一峰

 

早在八千万年前,华夏大地上进行了声势浩大的造山运动。也许有着神的赞助、仙的指点,泰沂山脉抢夺先机顺势北上。

在进入鲁中平原的时候,大自然仿佛突发奇思异想,动用鬼斧神工,把一座面积不大,但却秀美纯朴、端庄安详的浮烟山,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同省内其它山峰相比,浮烟山别开生面,以秀气玲珑见长,以绵延舒缓著称。山上植被茂密,藤蔓交错而生,春来百花盛开,秋来郁郁葱葱,山泉流水,百鸟争鸣,古刹红墙绿瓦,塔影巍巍临风,隐隐钟声佛号,会聚芸芸众生。

该山更有一种奇特之处,远远望去,曲径神秘,林带朦胧,终年似有薄云淡雾,时而漫无边际,时而交织升腾,形态似烟似黛,颜色如蓝如紫,故称“浮烟山”。

src=http___source.qunar.com_place_imgs_33_50433_orig.jpg&refer=http___source.qunar.jpg

  从地里视角看,这里既是昌潍平原的尽头,又是泰沂山脉的起始。在古代,大禹划定九州的时候,所谓的东方青州,不是特指哪个城市,而是泛指淄博以东、潍河以西的大片地区,现在的潍坊,就包括在当时的东方青州区域以内。

当时,潍河以东,便是胶东半岛。那时的胶东半岛,尚处于断发文身、茹毛饮血的原始蒙昧时期,更由于隔着潍水、胶莱两河,故同内陆的联系较少。所以,从夏代到春秋的千余年间,人们一直将潍坊地区称为祖国的东方。

司马迁在《史记》中,形象记述了老子骑着一头青牛出关的故事,内有紫气东来一语。传说当年的关防将领尹喜,在城楼上观望的时候,忽见东方一带紫云聚集,长达三万余里,犹如巨大的紫色飞龙一般,并且由东向西滚滚而来,故惊喜的自言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

后来,人们将紫气东来一词抽象浓缩出来,约定俗成,广泛应用。其实,按照当时的地理状况进行推论的话,文中所说的紫气东来的紫气,应该来自东方泰沂山脉区域,而浮烟山当数泰沂山脉的东部第一山峰,又经常笼罩着烟雾一般的薄薄云层,称作紫气东来的策源地应该有一番道理。

在浮烟山西南方向,便是泰沂山脉余脉的大片丘陵地带,呈现出一座座馒头似的山头,虽然个头不大也不高,但却浑然屹立突兀挺拔。原来,这是一座座远古时期的火山口,正是它们当年气吞山河的奋勇喷发,才造就了今日的地势地貌。

有的火山口已经开发出来,如昌乐北岩火山口等,那冲天而上的六棱巨石,密密麻麻排布开去,依然保留着喷发时直冲云霄的威猛雄姿,好像突然之间,被一种超然的力量静止了一般,令人感慨万千叹为观止。

其实,这样的开发,并非人们的有意所为,完全是劳动之余的无意收获。这里原先都是大规模的采石场,当整个山头几乎劈去了一半的时候,人们才发现这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从而揭开了远古时期曾经发生的某一章节、零星片段。

因此,大自然随心所欲的再造地势重塑河山,不但造就了浮烟山等美若仙姑的连绵群峰,而且奉献了蓝宝石等人见人爱的珍稀矿产,综合考究,全然一座横贯万古的自然地质博物馆。

 

先秦文脉积淀厚    文治武略姜太公

 

既然物华天宝,必然地灵人杰,因此,这里的历史传承极为悠久,文化氛围历来浓重。早在四千多年前,这里曾经驻扎着一个英勇强悍的民族部落,放牧涉猎,垦荒耕耘,演义了一曲又一曲感天动地的古国悲风。

这就是夏朝初期建立的三寿国,为潍城区内最早的辖区建制。数百年间,它与地处寒亭区的古寒国、坊子区的斟浔国、寿光市的斟灌国一起,或联合拓展,或相互征战,豪杰辈出,风生云动,呈现四足鼎立之势,构成了潍坊地区远古时期既错综复杂又互为所用的社会政治格局。

8718367adab44aedab232d928f9e2f07a08bfbe4_副本.jpg

三千年前,周武王成功灭亡了商朝,从此开始了标榜史书的西周大封建。姜太公以功臣之首的地位,封于昌乐营丘,建立了东方齐国。其实,周武王封他到这里来的目的,就是要发挥其军事才能,主导对东夷部落的战争。

姜太公果然不负所望,风尘仆仆的到达营丘后,统帅民众,建章立制,扩充军队,开疆拓土。然而,营丘地处平原,易于经营却无险可守,在这里构筑城池,等于是军事用兵上的大忌。于是,姜太公把国都定在了营丘,并将以军队为主的大本营,设在了据此几公里的浮烟山麓。

从地理位置上分析,浮烟山以东平原沃野,蔬菜粮草供应充足;背靠西南方向的连绵群山,属于不可多得的战略要地。军队部署在这里,机动能力强,周旋余地大,进可攻、退可守,加上距离潍河不远,实属兴兵用武、开基创业的理想之地。

从此,姜太公及其后代们艰辛耕耘,扩充实力,运用谋略,成功收复了胶东半岛,占有了东部沿海的大片区域,从而坐拥渔盐之利,国事逐渐强盛起来。当姜氏一姓传承了四代以后,其战略重心向西部转移,为了便于拓展疆土,于是将国都迁往淄川。

仔细研究这段历史就会发现,齐国早在建国初期的时候,就制订了渔盐之利、富国强兵,注重发展经济,以此促进军队的建设步伐。

在富国强兵的同时,文化事业也蓬勃地开展起来;各国文化名人都可以来这里讲学授徒,著书立说;各种思想观点也可以并存林立,相互竞争,居然达到了百家争鸣的程度。历史上,著名的“稷下学宫”所营造的学术研究氛围,最早在这里建立起来了。可以自豪地说,古齐国最早的文化源头,就形成于当年姜太公设在浮烟山麓的大本营中。

由于这里文化氛围浓郁,曾经吸引了大批著名学者前来,讲学授徒,著书立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浮烟山下的望留镇,当年就是著名的学术研究、文化传播胜地。根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亚圣孟子就来到这里讲学多年,培养出了大批有造诣的人才。

孟子教学的内容,不外乎儒家基本的道德规范,即仁、义、礼、智、信的一套说教,并且在孔子的基础上有了重要的发挥。也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他看来,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同时,孟子十分注重民生经济,大声疾呼“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根据这个道理,统治者只有使人民拥有了“恒产”,才能够天下承平,安居乐业。在这样的基础上兴办学校,进行教化,引导人们勤劳向善,就可以造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以此构成了仁政的主要内容。可以说,当统治者真心实行这种仁政的时候,就可以得到拥护,无敌于天下。

在当时,孟子为全国最有名的学者,他能够不远千里,来到浮烟山下教书育人,说明这里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聚集着不少知名学者。因此,当他离去的时候,附近民众闻讯纷纷赶来,苦苦挽留,连道路都为之堵塞。为了纪念这一文坛盛事,人们将这里改名为望留。

 

平民封侯开先河    建安风骨扬美名

 

经历了秦代的焚书坑儒以后,到了西汉初期,学术研究迅速发展起来,由于深厚的文化积淀,浮烟山又一次成为经学研究的传承重地,出现了胡毋生、公孙弘等著名学者。

公孙弘出身贫寒,早年屡遭波折,直到四十余岁时,还在浮烟山上一边牧猪,一边发奋读书,终于以超群的智慧才华成为儒家齐鲁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儒家燕赵学派的代表人物董仲舒齐名。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q_70,c_zoom,w_640_images_20170801_d038633d5def468dbe88172b5aaec9d1.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仕途上,公孙弘两度拜为朝廷博士,七十岁时才进京做官,七十六岁便成为朝廷丞相,辅佐汉武帝成就了文治武功。此举打破了汉朝立国以来,只有功臣贵族方可担任的丞相职务,成为平民拜相第一人,成语中的“布衣封侯,平民拜相”,便是指公孙弘而言。

在丞相任上,他继承诸子百家遗志,修补焚书坑儒创伤,抢救流离散失典籍,发起了全国范围的朝野献书热潮,建立起了由政府和皇宫分别设立的藏书机构,为后世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他更珍惜人才,设立太学,首招五十名博士弟子员,编著教材,全面培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官办大学的先河。董仲舒上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汉武帝欣然采纳,又是丞相公孙弘具体领导实施,全力推行,并且加以修正完善,从而构建起了连续二千余年的封建社会指导思想体系。

在此期间,他还忠心辅佐汉武帝,举贤才、尊儒术、办教育、击匈奴、通西域,开源节流,承前启后。在生活作风上,他更是克己奉公,虽然贵为丞相,却始终布衣布被,淡饭粗食,所得俸禄大多资助了学子宾客,以致身无长物,家无余财,两袖清风,去世于任上,堪称封建官吏的清廉楷模。

公孙弘在京城长安去世后,根据他的遗愿,又得到了汉武帝的恩准,遗体千里迢迢的运回家乡,安葬于他少年时读书的地方——浮烟山麓东侧。由于墓葬规格很高,故封土高大,俨然一座突兀的山丘,并植以青松翠柏,景象雄浑壮观,为浮烟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当年运送公孙弘棺木的时候,全是用人抬着,可见运送的队伍相当庞大。吊着棺木的,是熟铁打就的链条,经过了几千里路的奔波,到了浮烟山麓的时候,链条突然断裂,于是便在链条断裂的地方下葬。令人惊奇的事,链条断裂的地方,也恰恰是他当年读书的地方,可见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古文化中,人们将天上的三台之星象征为朝廷里的三公,而丞相又是三公之首,因此,公孙弘墓称之为“麓台”。从此,麓台一名便被传承下来,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后来,著名的麓台书院之名,便由此而来。

东汉末年,这里属于北海国领地,著名学者孔融任北海相国,文人徐干也在这里教书授徒。标注史书的建安七子中,北海便具其二。后来,弥衡等专程来访,还有郑玄大师的经学研究等等,致使潍坊大地上精英荟萃,人才济济。

当年,这些古代的文化精英们经常汇集于浮烟山麓,在观赏美景的时候,祭奠公孙弘这位逝去的大师,同时针研时弊,著书立说,或含蓄委婉赋诗抒情,或锋芒毕露慷慨悲歌,形成了影响当代、启迪后世的建安风骨。

尤其在教育上,孔融更是不遗余力,奔走呼号,身体力行,在管辖的所有乡村中,都建立起了学校,形成了乡有庠、村有序的教学网络,力度之大绝无仅有。使潍坊的教育事业一度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时的浮烟山麓,便成为重要教育基地之一。

 

铁骑逐鹿燕太子    诗祭麓台状元公

 

南北朝时期,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率领铁骑逐鹿中原,于公元400年即皇帝位,建都青州,浮烟山一带便属于南燕国的版图。

史称慕容德博览群史,多才多艺,在浮烟山麓建立一处学宫,为的是培养人才,励精图治。后来,南燕国的太子慕容超,就曾经来到这里,并且在公孙弘墓旁结庐读书,发奋学习,后来继承了皇位。所以,麓台又成为当地人泛指读书人及读书场所的代名词。

元朝时,汉人张起岩考中状元,为汉族人争了一口气。辞官以后,他专程前来,凭吊祭奠汉丞相公孙弘。

当时正值八月中秋,清风徐徐送爽,白云悠悠南下,张起岩登上麓台以后,但觉心旷神怡,天宽地广。台上台下松柏成林,墨绿如染,微风一吹,或婉转进言,或浅吟低唱,细细品味妙不可言。

尤其入夜时分,一轮明月冉冉升起,远近景物轮廓分明,上下律动银辉荡漾,四周场地万籁俱寂,似有读书之声隐隐入耳。此时此刻,人生往事,悠悠情怀,都点点滴滴涌上心头。面对此情此景,张起岩写下七律一首。

“银河漾漾净天街,碧月辉辉照麓台。台上读书燕太子,清光依旧向人来。”从此以后,人们将麓台秋月,定为潍州八景之一,成为文人学者们怀古探幽,抒发情感的绝佳之地。

张起岩不但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而且还是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元文宗延祜二年(1314年),朝廷首开科举,张起岩状元及第,步入仕宦生涯,先后担任过安丘县令、国史院编修、礼部尚书、御史中丞,辽、金、宋三史总裁等许多重要职务。

他的一生中,有相当长时间主持国史编修和辽、金、宋三史的编撰。由于博览群书,学问渊博,尤其熟悉金、辽典章故实、宋儒道学源委,加上殚心竭力,一丝不苟,高质量地完成了这一承前启后的巨大工程,被人们赞誉为元代之司马光。

张起岩还是一位著名文学家,才思敏捷、文笔优美,一生留下多种文集,如著名的《华峰漫稿》、《华峰类稿》、《金陵集》等。由于他对汉丞相公孙弘非常推崇,多次到麓台祭奠揽胜,从而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

 

告老还乡立书院    不拘一格育人才

 

明朝中叶,吏部尚书刘应节告老还乡后,立志效仿公孙弘,致力于家乡教育,培养人才。

历史上的刘应节文采武略,赫赫有名。明朝嘉靖二十二年,他考中举人,并且名列第一。嘉靖二十六年高中进士,从此开始了仕宦生涯。刘应节的崭露头角,得力于一次特殊使命。当年,蒙古大军南犯进逼京城,战斗异常激烈,双方死伤惨重。嘉靖皇帝欲派使者到军中慰问,但大小官员无人敢往。

194c017428e24670901e1a8ebd95129e_副本.jpg

关键时刻,刘应节临危受命,冒九死一生完成使命,可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后担任军职,屡立战功,升任都御史后,奉旨巡抚辽东,以果敢的举措和斐然的政声,赢得朝廷一片赞誉,并在短短几年内训练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精兵队伍。

不久,他又取代名将谭纶,总督蓟州、辽东、保定三地军务,成为蓟州镇总兵戚继光的顶头上司。这一期间,两人精诚合作,情同手足兄弟,在极其困难的环境条件下,确保了大明朝的安全。

根据历史记载,刘应节不但属朝廷重臣,而且还是万里长城的设计修建者,我们现在旅游时到达的长城景点,也就是长城上那些砖石修建的雄伟壮观部分,都是在他的带领下重新修建的。这次重修工程极为浩大,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灰岭口,长达1200多里,并且在重要地段加筑仔墙、敌楼、烽火台等,其超人的智慧能力令人赞叹不已。

刘应节还是中国军校的创始人。在担任三关总督的时候,便组建了5军事学校,专门培养部队军官,尽管规模不是很大,但却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他辞官回到家乡后,便集资捐款,卖地建房,几乎耗尽了自己所有积蓄,终于在公孙弘墓旁,建起了麓台书院,又名公孙弘书院。

这里地处山麓,远离闹市,环境幽雅,风光秀美,格外适宜年轻人读书求学,发奋上进。当时的一些著名学者,也经常来此讲学,成为附近地区的人才培养基地和文化研究传播中心。

当时的书院,既是封建社会里文人学士的讲学场所,也是学子参加科举考试的准备之地,一般设“山人”主持管理,课程主要以儒家经典为主,还有诸子百家、宋明理学、王阳明心学等。

来此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遂将修贞观南侧凹地填平,建成南屋10间,东屋3间,加上修贞观讲经堂5间,还有洪福佛寺的僧房等,可供百余人学习居住。此后,书院又置学田数十亩,供贫穷学子生活之需。

麓台书院创建于1578左右,仅仅几年时间便兴旺起来,其后的路尽管曲折迂回,几经磨难,但一直都在北方教育界起着领衔高歌的作用。到清朝初期,书院再一次进入鼎盛。当年,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知潍县时,便多次到麓台书院造访并讲学,还乘兴游览浮烟山,因而对山上的美景情有独钟。

在一次游览之余,郑板桥触景生情诗兴大发,提笔写道:“水流曲曲树重重,云里青山一两峰。茅屋深藏人不见,数声鸡犬夕阳中。”据说,当年郑板桥手书的这幅书法精品,一直悬挂在麓台书院的正堂中。

由于书院中倡导多派学者云集,允许不同观点争鸣,学术氛围相对宽松,从而吸引了不少文人名家,学术精英。清朝进士韩梦周、阎循观等,都曾在这里求学就读。其中韩梦周还是诗书画三绝郑板桥的学生。当年,那副代表郑板桥学术观点的传世名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便是为他而作。

清乾隆二十五年,韩梦周自来安县罢官回潍,与阎循观、阎循中、阎学尹、刘以贵等诸位学者一起,在麓台著述讲学。不少学生千里慕名而来,身居幽静处所,摒绝社会应酬,专心致志读书,所以一举成名的人才很多。

如大学士陈官俊,曾经做过皇帝的老师;金石学家陈介祺,收藏之富名冠全国;还有郭守训、刘鸿翱等,皆一时之豪杰。在城外一条不起眼的小胡同里,就高中了两名状元,被人们称为“状元胡同”……

从当年的露台书院,到现在的大学城,已经逾越了四百余年时光。因此,当我们透过历史云烟,洞察时代变化时,充满无限感慨,更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神秘面纱罩神秘  有仙则名话有仙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由于浮烟山风光秀美,气象万千,又据重要地理位置,为昌潍平原的尽头,沂蒙山脉的起始。所以,古往今来,浮烟山不但成为名人大家云游造访之所,而且是佛、道、儒相互融合的三足鼎立之地。

浮烟山原名程符山,细究程符二字,其实大有来历。传说当年八仙们过海寻宝,从京师洛阳出发,各选路径前行,约好规定时间于东方蓬莱海岸集合,地处潍坊的浮烟山便是他们去蓬莱的必由之路。

02165e0422761f71417cd608f2f0bb98_副本.jpg

八仙中的吕洞宾法术高深,自然走在了前面。这天,他乘了一片白云悠悠扬扬的向东而行,一路上欣赏着自然风光,感叹着神灵的造化。然而,在即将进入平原地区的时候,却发现了一座异样的山峰,上面烟云笼罩,似乎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虽然不高却大有神韵,整体淡漠却形态优雅。

高高在上的吕洞宾本想雾里看山,但越看越觉好奇,不由得按下云头来到山上。不看还罢,一看便觉得十分惋惜,原来这浮烟山气势俊秀,山石参差,巨岩重叠,谷涧幽深,简直犹如艺人们精心布置的盆景一般。可遗憾的是,山上缺水,树木稀缺,连草都长得干巴巴的,一派发育不良的样子。

看到这里,吕洞宾不由得十分纳闷。因为他非常明白,上苍在创造人间美景的时候,必有思维之脉络,行事之根基,有山必定有水,有云必定有风,如此壮观的造势叠石,可谓鬼斧神工,必有充足的水源滋润其间才对。

于是,他暂停东行,在附近的一个小村中住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寻访观察,这才弄清了山上缺水的原因。原来,古时候山上多有泉眼,汇成几处小溪,导致林木葱茏鸟语花香。后来,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旱魃,来无踪、去无影,将一座美丽的浮烟山霸住,从此泉眼干枯,溪流断绝,加上少雨,使之变成了一座秃山,就连周围的老百姓都跟着深深受害。

旱魃选择这里,也不是没有道理,正是看好了浮烟山上的淡淡云雾,好用以蒙蔽过路的神仙。也就是说,当神仙们出来巡视的时候,多是从云端向下俯视,看到的当是一座披着神秘面纱的山峰,做梦也不会想到里面有个旱魃作怪。正是由于这层原因,旱魃的恶劣行径才得以蒙蔽过去。

吕洞宾决定为民除害,前往搜寻旱魃的住处。谁想旱魃十分狡猾,明知自己不是吕洞宾的对手,便像老鼠一样东躲西藏,说什么也不与其交锋。因为他心里明白,吕洞宾此行的目的,是要到蓬莱八仙过海,如果晚了集合的时辰,会受到众仙们的讥笑。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拖延时间,直到吕洞宾离去为止。

找不到对手,吕洞宾也非常着急,看看集合日期已近,对方又不见踪影,如果此时离开,不但附近民众失望,自己亦没有脸面,想到这里,急得连饭都吃不下去了。

突然,他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从一乡绅家中借来文房四宝,一阵做法后,匆匆画就一道神符,并用匣中宝剑在上面刻字画押,然后将神符呈放于山峰之中。这道神符威力巨大,自然成为镇山之宝,从此以后,旱魃虽然没有丧命于吕洞宾的宝剑之下,但再也不敢藏在这里胡作非为了。

旱魃惧怕神符,只好到处流浪,不时制造旱情危害乡里,好在他的行踪已经得不到浮烟山薄云淡雾的保护,所作所为经常被过路的神仙发现,弄得灰溜溜的狼狈不堪,无法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因此,附近一带,包括昌乐等地,虽然经常发生旱情,但亦无大旱,如赤地千里的大旱灾很少见到。

浮烟山有了神符的保护,面貌焕然一新,显示出了难以比拟的勃勃生机。清泉耸涌,溪水潺潺,一些干枯了的老树又复苏过来,植被一年比一年浓密,野兽开始出没,到处鸟语花香。几年之后,便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果山。

正是有了这段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人们才将故事里的“呈”字和“符”字浓缩提炼出来,把此山称之为呈符山,也就是纪念吕洞宾将神符呈放于山峰之中的意思。

后来,山名也随着社会的变迁而逐渐演变,人们在同音的基础上,将原来的呈符山写成了程符山。当年吕洞宾作法画符的那个村庄,也随之称之为程符村。

 

三教合一佛道儒  传承文化美名扬

 

浮烟山既然是一座仙山,自然就少不了佛、道、儒三家的踪迹。春秋初期,姜太公在这里开创了齐文化的源头,为诸子百家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后来,这里成为儒家学说齐鲁学派的中心地带,公孙弘便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自从他埋葬在这里形成麓台以后,浮烟山更是名声大振,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之山。

百余年后,佛教西来,开始在华夏大地上广泛传播,无论从浮烟山的自然环境位置,还是从所处的文化地位来看,都会首当其冲。然而,由于历史久远,朝代更迭,社会变迁,直到现在,还没有发现这方面的历史记载,故暂且不提。

最早在浮烟山上修建庙宇的,并有明确历史记载,当属唐代时期就已经有的洪福寺。至于该寺是唐代所建还是唐代以前所建,已经很难仔细的考究论证了。

u=1986154553,2062114702&fm=26&gp=0.jpg

到了金代,统治者尊崇佛教,大定三年时,洪福寺得以在原先的基础上重修。关于这件事情,史料中记载的比较翔实,不但有重修的时间,而且还记述了当年主持重修的一位名僧——徐真,还有朝廷关于重修的批复过程及《重修洪福院记》的碑文为证。

透过这些历史记载,我们可以遥想当年洪福寺的规模与盛况,终日香烟缭绕,不时经声佛号,绿荫红墙碧瓦,拜者熙熙攘攘。到明代洪武年间,大量移民来到潍县,有人便在洪福寺旁建立村落,后来扩展为两个村庄,以寺的方位作中心,取名为东寺村、西寺村。

浮烟山成为仙山原因,与道教大有渊源。因此,道教当仁不让,早早便来到山上安营扎寨、建立道观,传播天师法术。最早见诸于记载的,便是宋朝时建造的修贞观。纵观北宋的历代皇帝,大多信奉道教,以致朝野上下数度掀起修建道观的热潮,修贞观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动工修建于山上的。

修贞观建成以后,大约兴盛了近百年光阴,后来金兵大举南侵,又经历靖康之变,北方一代并入金国地盘。经过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乱,曾经盛极一时的修贞观化为一片废墟。

金大定年间,一名叫做赵尚古的人看破红尘,立志清修,于是来到浮烟山麓台处建立茅舍,一个人住在里面研读道教经卷。后来,他又拜著名道教大家——长春真人为师,经其引导点拨,道术越加精深,经过几年云游,便常驻下来传播道教,开始招收道徒弟子,导致不少人追随其后。

在行事方式上,赵尚古很有自己的特点,带领弟子们不但修炼道术,而且因地制宜,开荒种地。由于辛勤耕耘收获颇丰,所产粮食不但满足了自身所需,还经常拿剩余部分接济附近村民。其后,赵尚古在此基础上开始大面积的种植蔬菜、栽培草药,并修建渠道,引浮烟山上的泉水灌溉农田。

说来也怪,凡经他手种植的作物,仿佛沾染了仙风灵气一般,生长得格外挺拔茂盛。在他的带动下,附近村民纷纷效仿,不断改进种植技艺,并且互相帮助,把耕种劳作当作一种修身养性的乐趣看待。不出几年时间,村民们几乎全都富裕起来。

俗话说:刮下春风下秋雨,有了民意支持的基础,赵尚古因此发起了捐资重建修贞观的倡议。倡议贴出以后,反响强烈,应者如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许多人还将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于是,他们绘制了图纸,找来了工匠,首先建起了中心的一座宝殿,进而塑了圣像,彩绘了壁画,使之既庄严肃穆又金碧辉煌……当整个工程完工后,专门请著名道人——清河真人题写了观名。

刘应节建麓台书院时,原来的修贞观已经坍塌。于是进行重修,并将位置西移到现在所处的部位。据史料记载,当年重修的修贞观十分壮观;内有玉清、上清、太清三重大殿;院内植被茂密,树木繁多;尤其几株千年银杏,树冠庞大遮天蔽日。还有许多历代石碑,均立于大殿之前,显示出浓郁的道家气息,成为浮烟山上一大景观。

由于,佛、道、儒在这里都有很大影响,故在庙宇建筑中明显反映出来。在浮烟山东北麓,也就是现在的董村一带,曾经建有一处“三教堂”祠。里面融三教为一体,分别供奉着释迦牟尼、太上老君和孔子的塑像,受人祭祀和朝拜。

 

尽管三教堂祠的规模不是很大,但说明了当地人对三教合一的重视程度,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因此,浮烟山也可以称作三教之山,为传承和弘扬华夏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栏目:文史博览
内容导航
最新文史博览
猜你喜欢
  1. 时政
  2. 国际
  3. 财经
  4. 教育
热门新闻
每周热榜
精彩推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