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友们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中国传媒

页面二维码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页面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汤永利作品赏析

2025-08-14 15:45:22 来源:中国传媒

导读:以笔墨铸就的抗战生命史诗 《愈山行》画意新诠 “愈山行”三字,如一枚历史的印章,深深烙在这幅抗战山水画卷之上。“愈”字双关,既指医者妙手回春之术,更暗喻一个民族在血火中

 微信图片_2025-08-14_153621_805_副本.jpg

以笔墨铸就的抗战生命史诗

《愈山行》画意新诠

 

“愈山行”三字,如一枚历史的印章,深深烙在这幅抗战山水画卷之上。“愈”字双关,既指医者妙手回春之术,更暗喻一个民族在血火中自我救赎的伟力;“山行”二字,既写实状景,又托物言志,将救死扶伤的艰辛跋涉,升华为民族精神的永恒攀登。

画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这哪里只是山水?分明是一个时代的脊梁!那崎岖山径上,白衣使者如点点寒梅,在战火中绽放生命的芬芳。他们或俯身救治,或抬担架负重前行,或弯腰在清澈的小溪中洗涤创痕,在笔墨皴擦的山石间,用仁心仁术写就最动人的诗行。远处硝烟未散,近处青松挺立,一动一静间,奏响救死扶伤的生命交响。

此画之绝,在于将“三远”之法化为精神之境:高远处,是民族气节的巍峨;深远处,是医者仁心的厚重;平远处,是生命希望的绵延。画家以山水为经,以人物为纬,织就一幅气韵生动的抗战生命图卷。那看似随意的留白,恰似未说完的壮烈故事;那精心点染的朱砂,正是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

“行”一字,最见功力。既是跋山涉水之"行",也是德行天下、大爱同行之"行"。画中每一处皱褶都藏着一段生死时速,每一笔墨色都诉说着悬壶济世的赤子之心。这些穿越战火的白衣身影,用脚步丈量生命的重量,用仁心温暖破碎的山河。他们的故事,就这样被永恒的山水铭记,被不老的笔墨传颂。

——汤永利抗战题材作品赏析 

微信图片_2025-08-14_154417_555_副本.jpg

   作者汤永利简介

 

汤永利,字逸锋,号乐汼斋主人,1961年5月生于中国画都山东潍坊。自幼酷爱丹青,善诗文,书画涉猎面广,是享誉鸢都警界的著名艺术家。现师从山水名家胡有民先生得意弟子、北海书画院张建生院长,专攻山水。系北海书画院艺术顾问。

永利先生文化㡳蕴丰实,艺术造诣深厚,作品透着满满的北海风韵,更有一股睿者之器,永利的艺术语言表达的淋漓尽致,观其作品就能读懂作者表达的是什么,功蕴丰实!造诣深厚!假以时日,必筑大就!

永利先生作为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其抗战题材作品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深厚的爱国情怀,在传统山水画中融入了革命历史主题,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以上是从多个角度对其抗战题材作品进行系统赏析。

当前栏目:书画艺术
内容导航
最新书画艺术
猜你喜欢
  1. 时政
  2. 国际
  3. 财经
  4. 教育
热门新闻
每周热榜
精彩推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