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万物丰茂。记者来到位于潍坊市西南郊区的浮烟山脚下的一处工厂。这里是“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自强模范”孙继发的潍坊科华机电设备厂,一条横幅拉在二楼的栏杆处,上面写着:“认真建设好残疾人如康家园。”见到孙继发,他正端坐在电动轮椅上,见客人到来,他用右手按了一下按键,轮椅便带着他调转了角度。自从1991年受伤瘫痪后,轮椅便成了孙继发不可或缺的伙伴。
作为一名三级残疾军人,孙继发既有革命军人的红色基因,又有残疾人的感恩情怀。他自强不息,研究发明的滚筒式豆芽切根机、车式豆芽栽培机,起鼓缝排式豆芽栽培筐等二十三项新技术设备,全部获得国家专利。他生产的系列产品已经成为行业标杆,成为国家技术标准制定者。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公益活动,专门成立金银条专业合作社,搭建全国芽菜集散平台,构建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芽菜全产业链,带领国内10000余户残疾人、复转军人、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等实现创业就业。岁月留下的车辙中,隐藏着孙继发艰辛的奋斗史、来之不易的成功和勇敢无畏的生活态度。
身残志坚,复原军人艰苦创业
1982年,17岁的孙继发第一次离开养育自己的家乡——沂蒙山,入伍参军。在部队的大熔炉中,孙继发从毛头小子,长成了一名出色的战士。天有不测风云,1992年,在一次集训中,一次意外使孙继发腿部负伤。为了不给部队添麻烦,他谢绝了部队领导的再三挽留,毅然决然地转业回地方。
“可能是无知者无畏吧,那时候虽然瘫痪了,但是总感觉自己还能再站起来。”康复治疗期间,孙继发天天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锻炼,并在锻炼的间隙继续读书学习,钻研业务。经过3年的治疗和康复锻炼,孙继发终于从床上站立起来,在别人和拐杖的辅助下迈开了前进的步子。
从头再来的第一步该怎样迈出去呢?孙继发曾在部队从事过无线电维修,又一直有发明欲、创造欲,于是他有效整合自身的资源,在浮山的拥军路上开了一个维修部,维修部离家大约有一里地,他每天坚持自己走着去上班。一趟路常常歇几十次,拿个小马扎,腿拖不动了,就扶着这个小马扎慢慢坐下,像蜗牛一样慢慢地移动,每次走到维修部的时候,也是他最高兴的时候,因为他感觉又一次战胜了自己。也正是这个家电维修部,让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原始资金,为后来创办潍坊科华机电设备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孙继发成为残疾人时,妻子阚洪荣才24岁,儿子才两岁多。 “穷则思变吧。”为了生活,孙继发和妻子尝试创业过很多次,但都以失败告终。后来,阚洪荣用在老家学会的生豆芽的土办法,找来几口腌咸菜的大缸生起了豆芽,卖给附近的食堂单位,以此来补贴家用。
由于老办法都是人工淋水、搅拌,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豆芽生长控制不好。为了提高豆芽生产质效,孙继发就尝试着设计出了能自动控温控水的柜式豆芽机图纸,请人帮忙把家里的碗橱改装成了简易的豆芽机,经过试验后又进行了改进,搞成了金属材质的自动控制豆芽机。“我研制的豆芽机能够自动控温控水,我妻子也不用半夜起床浇水了。”
连孙继发自己也没想到的是,从此,他就对机生豆芽技术的研究一发而不可收,机生豆芽技术也从“家用”变成了现在厂的主打产品。1998年6月孙继发注册成立了潍坊科华电子仪器厂,2000年,又注册成立了潍坊科华机电设备厂,专门生产豆芽机械。滚筒式豆芽切根机、车式豆芽栽培机,起鼓缝排式豆芽栽培筐等十二项新发明都获得国家专利。中央电视台《致富经》和《我爱发明》栏目了解后,曾四次作了专题节目在电视上播放。
不断钻研,以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
“豆芽是由种子培育而成,种子变成芽菜是一次蜕变,蕴含着勃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从生豆芽过程中,孙继发悟出了一个道理:人要像种子一样充满生机和活力,人生才有意义。这成为激发他创业创新坚定信念和不竭动力。
说起机生豆芽,势必涉及到是否使用生物生长调节剂问题。 孙继发把创新这种技术作为科研的奋斗目标,开始了艰难的“破解豆芽生长密码”的科研攻关。
在探索研究中孙继发发现,大自然的力量已经赋予了芽豆的活力,只要找出它的生长发育规律,即使不用调节剂也能生产出既好看又好吃的豆芽来。经过10年探索,又经过3年不断完善、改进、升级,终于全面创新成功了模拟生态微循环机生豆类芽菜新技术。这套新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在豆类芽菜机内,采用微电脑综合调节控制方法,模拟大自然植物生长绿色小环境,多种生态方式相结合,优化豆类芽菜生长过程中的微循环,为绿色豆类芽菜生产创造最佳条件,充分激发芽豆自身的生机与活力。
“地球上的生物都是大自然的产物,按照大自然的法则培育机生豆类芽菜只不过是返璞归真,是生产绿色豆类芽菜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与依靠化学药物刺激豆类芽菜生长绝然不同的健康发展之路,一定会造福当今绿色豆类芽菜产业,引领绿色豆类芽菜产业未来。”孙继发说。
在生产豆芽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豆皮和破损的豆芽,这些“下脚料”必须从豆芽里分离出来。最初,孙继发看到这些下脚料扔掉很可惜,就买了几只羊试养,没想到羊特别爱吃,羊吃后体毛发亮,生长快,肯上膘,产的肉和奶口感特别好。后来,一位客商前来订货,要孙继发生产专门栽培燕麦苗的芽菜机。从客商嘴里得知,奶牛、奶羊食用燕麦苗,奶产量提高27%,奶的味道特别好。也就是那一次,促使孙继发研制出了专门用于燕麦苗生产、使用LED照明的芽菜机,受到了客商的称赞。更重要的是,孙继发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打开了把机生芽菜技术用于生态养殖的新思路。正是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孙继发不仅研制生产出专门用于芽菜栽培的芽菜机,还对原来的豆芽机进行了改进,研制生产出了生产豆芽和各类芽菜两用的芽苗栽培机。客户购买这种设备,一机两用,既可生产豆芽,也可生产其他芽菜。”
目前,孙继发厂生产的豆芽机系列产品已经成为行业标杆,国家技术标准制定者,产品销往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无止境。多年来,科华研发创新成功的电脑自动控温控湿设备、新型超节能无噪声孵化机和新型超节能酵素种芽类芽苗机械、种芽类芽苗沥水脱皮机、切根机、洗芽机、提升机、烫豆机、麦饭石发芽箱、全自动巷道式酵素富硒催芽箱、包装机、大型工厂化酵素有机豆芽生产线等,先后获得了 24项国家专利。作为中国蔬菜流通协会芽苗菜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他参与制定了国家级芽苗菜行业团体标准,编纂了《中国微生物酵素》科普书一部,在国家级行业杂志发表《酵素绿豆芽生产管理技术》、《酵素对绿豆芽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等论文六篇,获得了中国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专项组一等奖,成为山东省唯一荣获专项组全国一等奖的项目。
每一粒种子都是生命之源动力,都会创造奇迹,开出绚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科华旗下的科技成果及应用,在中央电视台《致富经》、《科技苑》、《每日农经》、《我爱发明》、《金土地》、《谁知盘中餐》等栏目专题报道、多次播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提升了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提升了农民创收盈利的能力,提升了合作社资源整合的能力。“科技创新”成为“科华模式”的特色之一。
热心公益,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
创业成功后的孙继发,也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摆脱贫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这是党培养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我理应带动更多残疾人,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
2011年以来,孙继发创立了生态微循环豆芽菜公益项目,每5000元一台豆芽机为一个爱心公益岗位,共设600个岗位,帮扶有创业意愿的残疾人,利用潍坊科华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每人每天可以增加至少100元收入,为让公益爱心传递下去,每月返还200元基金注入基金池满5000元为止,继续帮扶下一个残疾人,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共计帮扶残疾人2743人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有一位让孙继发印象深刻的学员,名叫刘乃辉。他是将第一次做出的豆芽先送给了社会福利院给的孩子们。2013年10月,刘乃辉将一面写有“爱心助残 恩重如山”八个大字的锦旗送给了孙继发。他告诉孙继发,自己一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自己身体不方便,跑不了路,有了豆芽机,在家里就能挣到钱,一天能卖一百多斤,一家四口又有了一项新的经济来源。
“我没想到,一台小小的豆芽机,不仅能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还能提升精神追求。我把刘乃辉送的这面锦旗挂在了自己的办公室天天看,目的不是炫耀自己,而是用他的感恩之心不断激励鞭策自己知恩图报,继续为这个社会努力做出新的贡献。”孙继发感慨道。到目前为止,已有2743名残疾人得到孙继发的酵素芽菜机技术培训和资助。
孙继发把做好公益项目作为社会责任,于2011年捐资5万元赞助了全市18对残疾人的集体婚礼,2012年捐资3万赞助全市残疾人书画展,2014年捐资10万赞助全省残疾人创业技能大赛,2015年捐资3万赞助鲁能杯残疾人体育比赛,2018年对寿光水灾受灾户进行了雨靴、棉被、酵素等物资援助。
他专门成立了科华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以“创造优质产品,服务社会大众”为经营理念,以“致力大众创业致富”为己任,带动成员致富、增加村集体收入。通过向合作社成员、村集体经济组织公益传播酵素培养技术、输出设备的形式,先后带动国内省10844户走上致富道路。合作社作为山东省残疾人创业扶贫基地、潍坊市残疾人创业扶贫基地、潍坊市残疾人培训基地,主动承担了“潍坊市百名残疾人创业致富工程”,先后开展培训班130余期、培训2713余人次,资助全国各地残疾人创业2714余人次,帮扶配送豆芽机643台(套),价值413万元。(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谭佃贵 报道)